信念决定着人的结局——重读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所想到的

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,一个人的结局又是如何形成的,历来是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通过分析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保尔、柯察金的短暂一生,可以看出,人的理想信念在很大程度上,决定着人生的结局。我第一次读

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,一个人的结局又是如何形成的,历来是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通过分析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保尔、柯察金的短暂一生,可以看出,人的理想信念在很大程度上,决定着人生的结局。我第一次读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是在上初中时

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,一个人的结局又是如何形成的,历来是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通过分析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保尔、柯察金的短暂一生,可以看出,人的理想信念在很大程度上,决定着人生的结局 。我第一次读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是在上初中时。当时感受最深的有两点:一是钦佩作者的毅力,在身体瘫痪,双目失明的情况下,写出了这本自传体小说及其它著作;二是赞赏其人生感言:“人的一生是应当这样度过的: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,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,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悔;在临死的时候,他能够说: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,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——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”。一晃近半个世纪过去了,最近又重读了一遍这本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奋发上进的世界名著,有了更多的感悟。

一、一个人童年的生存状态、经历与所受教育,对其心态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作者于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贫困工人家庭。父亲在酒厂给人家打工,由于终年的贫困,使他的脾气很坏,经常酗酒后回到家里打骂妻儿。他母亲给人家做佣人,天天累的直不起腰,每月收入才5卢布。这种贫困且缺少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,对他的性格形成影响很大。虽然家庭生活困难,在他9岁的时候,他母亲还是把他送到一所教会小学读书。一次,他认为天文课老师关于地球起源的说法与神父所教的不同,便找神父想问个明白,结果神父不但不给予合理的解释,还恼羞成怒,使劲揪住他的耳朵往墙上撞他的头。并把他推到走廊里,不让他上课。从此以后,神父经常无故地欺负他,不是无故地把他赶出教室,就是经常让他站在墙角受罚,并且对他的功课不闻不问。这使他心底埋下了对神父深深的仇恨,也使性情变得暴躁和孤僻,同时也萌生了爱憎分明的价值取向,最终形成了嫉恶如仇的品格。在后来的一次去神父家补考,大家在其厨房里等待中,他就毫不犹豫地把烟叶末撒在神父过复活节要用的面团里,以此发泄一下心中积累很久的仇恨。他也从此被学校开除,以12岁的少年,开始了在车站餐馆打工的生涯。他虽然对工作认真负责,加班加点,吃苦肯干,但还是经常受人欺负,被人打骂。耳闻目睹了餐馆里有权势的男人狂赌烂嫖,乌烟瘴气的黑暗面。任何一个女服务员和洗碗、烧火的女工,要想在这里干的时间长一些,就得极廉价地把自己的身体出卖给这里的每一个有权有势的家伙。这就更坚定了他的疾恶如仇、善恶分明,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坚定意志。14岁在发电站做锅炉工、电工等工作中,认识了党的地下工作者费多尔和林尼科,也就是小说中的朱赫来的原型。在他俩的教育开导下,其思想觉悟得到了很大提高,知道了今后的路该怎么走,人该怎么活。当他看到敌人押着被逮捕的费多尔时,就赤手空拳地将押送兵打倒,解救了费多尔,自己却被捕入狱,后来因偶然因素被释放。15岁加入了共青团,从此他就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,并于同年参加了苏联红军。在此后一年多的部队生活中,他参加了多次战斗,都是奋不顾身,冲锋在前,先后多次负伤。不论是腿部还是腰部、腹部受伤,他都是不待痊愈,就急着归队参加战斗。直到1920年8月,在苏波战争进攻里沃夫的战斗中,他的头部和腹部被炮弹炸伤,被送进基辅陆军医院后整整昏迷了13天,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,终于活了过来,但右眼却从此失明了。住院两个月,身体还很虚弱的情况下,他又要求上前线参加战斗。这次领导就没再将就他,而是让年仅16岁的他退伍,先后从事了肃反和基辅铁路工厂共青团等工作。

由此可见,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,确定什么样的奋斗目标,与其童年、少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家庭环境、成长经历、所受教育等有着直接的关系。一个从小就吃不饱穿不暖,受气挨打,知识面窄,精神压抑的人,最容易形成自卑、孤僻、虚荣、疾恶如仇、善恶分明的性格。因为很少得到人间的温暖和别人的帮助,因此特别容易感恩和感动。对于能改变自己和亲人命运的工作和事业,则是全身心地投入,达到了忘我的状态。韩信如果不是在小时候穷的没饭吃,经常吃在河边洗衣服老太太的施舍的一点饭度日,就不会对刘邦的“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”这些小恩小惠感激涕零了,也就不会以此为理由拒绝部下蒯彻让其脱离刘邦,自立为王的建议了,当然也就能避免了后来功成名就之时,先是被撤职,后是被杀头的命运了。这也就不难理解,当一个朝代腐败黑暗到了极点的时候,首先爆发起义的是受压迫、奴役与剥削最重的底层贫苦农民,而最后享有胜利果实,持久当皇帝的却是一些官宦之子或者是有文化、有见识的人了。人与人最本质的区别,也是在于世界观、价值观以及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的不同。

他与初恋冬妮娅的分道扬镳,根本原因也是在于两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不同。一个是贫民家庭中长大的苦孩子,一个是家有花园娇生惯养林务官的千金小姐;一个是视革命事业为己任,为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工作狂,一个是把追求个人生活幸福为目标的务实女;对同一件事便会有了不同的价值取向。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,是他带领几十名共青团员不分昼夜修建基辅通往木材厂的铁路时,他身穿一身破破烂烂的旧衣服,脚上套着两只阴阳鞋,脖子上围了一条脏兮兮的毛巾。在身为铁路管理局长妻子,刚结婚度完蜜月的冬妮娅看来,他简直像个乞丐,是一个人混的最差劲、最落魄的状态。在他引为自豪与兴奋的状态面前,冬妮娅却感到心酸,没想到自己曾痴恋过的好友竟沦落到这步天地,看来这个锅炉工除了抡锹挖土之外,再也不会有更大的出息了,甚至连握手问好的都不想了。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对话:冬妮娅说:“说心里话,我没料到再看见你时,你会是这么一副惨样子。难道你在政府里不能找到一份更好点的工作吗,干嘛要当挖土工呢?我以为你早就已经成为一名委员或者什么领导了呢。没想到你的生活这么穷困潦倒。。。。。。”作者通过保尔之口说“同样,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如此。。。。。。酸臭。恕我冒犯,我的粗鲁无礼要好过你们的虚伪做派。至于我的生活,你用不着操心,我这里一切正常。反倒是你的生活,变的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。两年前的你比现在要好得多,起码不会不好意思与一个工人握手问好。可是如今的你,浑身散发着臭樟脑球味,我们现在已经无话好说了。”此时的他,思想纯粹,认为共产主义经过他与同志们的努力就能实现,认为人们都应该是公而忘私的,谁要是把生活看得高于事业,谁就是自私自利的小市民。如果作者能活到现在,看看他所执着的事业已经消失,他所不惜牺牲一切建设的苏联早已解体,他的家乡乌克兰成了欧洲最穷的国家。而他所嗤之以鼻的冬妮娅所奉行的生活第一,个人幸福第一的观点却大行其道,生活之树常青,对此又该有何感想呢?人们常说的“从小看大,三岁看老”以及“看看一个人的过去就能知道他的现在,看看他的过去和现在,就能预测他的将来”,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一个人的起点往往影响或决定着他的终点。

二、一个人的生存理念既是其实现理想、克服困难的持久动力,也是遭受挫折、产生痛苦的根源。

作者为什么能在全身瘫痪,双目失明的情况下,靠着钢铁般的意志,先后写出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《暴风雨所诞生的》等书,这种动力来自何处?是为出名获利吗?他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,是否能在有生之年写完,以及写完后能否出版,显然不是以此为动力。更何况他从来就不是个自私自利的人,而是一个把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的人。他的本源动力是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己任,活一天就得工作一天,奋斗一天,不能让一天白过,虚度光阴。正是在此理念的驱使下,才做出了许多感情用事的决定。其一是当他听说骑兵第一集团军要打大仗,就向指导员提要求,要去第一集团军当骑兵,不愿在十二集团军当侦察员,“成天呆在一个地方无所事事”。被指导员狠狠地批评的一顿:“什么?想调到第一集团军?你以为红军部队是什么——电影院吗?这成何体统?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,想一出是一出,从一个部队跑到另一个部队去,那不就乱套了!”此时他还没脱离15岁少年的孩子气,幼稚且固执地对指导员申辩:“在哪里不都是打仗吗?我又不是临阵脱逃。”指导员这时便以军队纪律的严肃性来教育他:“你说说,那纪律成了什么?你哪方面都不错,就是有点无组织无纪律,做事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。我们党有着铁一般的纪律,党高于一切,我们不是每个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,而是到需要他的地方去。”如果此时,他接受了指导员的批评教育,那么他的人生之路将会平坦与顺利许多,其生命也可能要长久一些。因为他被团长称赞为“头号侦察兵”,且又不是主力部队,其负伤牺牲的概率较之在战场上拼杀来说要小的多。但他竟然幼稚任性到私自偷跑到第一集团军骑兵师去了。也赶巧是在打仗用人之际,他靠弹手风琴吸引了战士们,大家都要求连队将其留下。否则,哪个连长指导员也不敢私自接受一个从别的部队偷跑出来的士兵的。他的命运从此走向了崎岖不平、灾难不断之路。他在以后的八年中,一再只凭良好的动机,犯感情用事、率性而为的错误,却执迷不悟。他在部队最后一次负伤,也是在听到师长牺牲的消息后,狂怒至极,不顾敌人的炮火,奋力冲杀,致使身负重伤,虽然在车站餐馆打工时结识的好友弗洛霞连续十三天的精心护理下,又活了过来,但身体状况却从此每况愈下,十六年后便走到了生命的终点。其二,每次他都等不到自己身体痊愈,就急着上班工作。从肃反委员会到铁路总厂团委书记;从筑路突击队长到训练营政委,及至后来的区团委书记,他都是不顾一切的工作。身体在他的一再透支下,终于垮了下来。从24岁开始,便逐渐全身瘫痪和双目失明。也正是在此时,他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失误。他对来看望他的区委书记说“我也赞成工作一年好过躺上五年的说法,不过,我们却往往随意挥霍自己的体力,这是不明智的做法。我现在才知道,这样蛮干,简直就是一种盲目和不负责任的行为,根本不是英雄行为。直到现在我才明白,我没有任何权利如此糟蹋自己的身体,不然我还能多坚持几年,“左倾幼稚病”是酿成我目前状况的罪魁祸首之一。”区委书记心里说“你也只是到现在随口说说罢了,一旦能下床活动,又把这些抛到脑后了。”人们大都是在跌落命运的低谷后,才能认识的自己的最大不足,但往往为时已晚。人的一生始终要处理好得与失,生存与发展、事业与生活、自己与他人、感情与理智、现在与将来的关系。过于追求一个方面的东西,如事业、金钱、情感等,不但得不到,还会失去。任何事情过分努力追求就会走向愿望的反面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所说的,“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”的道理是普遍真理。你要想帮别人,就先得做大做强自己,否则你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;你要想为党持久地多做工作,那你就得先为自己着想,使自己有个健康的身体与深厚宽广的知识面;你要想消灭敌人,你就得先保护好自己,你自己的命都没有了,消灭敌人不就成了一句空话。作者过于真诚与迫切地一心为党工作,从而使其不能更好地更长久地为党工作。他的上进心造成自己身体的损伤,同时又由于他超乎寻常的毅力,克服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,取得了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就。虽然仅仅活了32岁,但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却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。正如法国的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,但《国际歌》却流传了下来;苏联虽然解体了,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所始终畅销不衰。

三、母爱是天下最纯真的爱,不关爱母亲的人是应该受到报应的。

在作者短暂的一生中,母亲的爱贯穿于始终。他上面有两个姐姐与一个哥哥,由于贫困都没能上学。但母亲还是在他九岁时就让他去上学,在多次被神父欺负打骂的情况下,还是忍气吞声给神父说好话,让他继续上学。在12岁被学校开除的情况下,又是母亲带他到车站餐馆应聘,给老板说了许多好话,才被收留。在其带领团员修路中,因为过于玩命地干活,终于又一次患伤寒与肺炎,送到家时,已经奄奄一息,生命垂危。是母亲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想尽一切办法给他治疗与护理,才终于又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,在他24岁,双目失明,两条腿彻底瘫痪的情况下。母亲从他哥口中得到信息,就立即放下一切,心急如焚地赶到他身边,照顾他与妻子的生活。人世间什么最真?母爱最真!人世间什么最珍贵,母爱最珍贵!人世间什么人最值得关爱,是母亲。一个人最大的痛苦与内疚,就是没有对母亲尽到应尽的责任!在生命的长河中,始终不要忘记自己从何处来,到何处去。什么人都可以忘掉,但不能忘记母亲。一个不关爱母亲的人,是一定会受到报应的。

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代与环境中生活,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评价过去的人,但要学习他们过人的长处,借鉴他们存在的不足,以使我们有所受益。

信念决定着人的结局——重读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所想到的

信念决定着人的结局——重读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所想到的

信念决定着人的结局——重读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所想到的
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发迹号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jzcdq.com/z/46086.html

(0)
上一篇 2022-09-22 21:38
下一篇 2022-09-22 21:38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